邕城百廿老校“科技感”满满:校庆 “醒狮+机器人”惊艳全场

image.png

本网讯(特约记者:蓝丹/发自广西南宁) 双甲栉风沐雨,桃李薪火相传。11月17日,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中心学校迎来建校120周年庆典活动,四海宾朋与八方校友齐聚校园,共赴这场跨越两个世纪的教育之约,这所南宁历史最悠久的小学之一,正以一场科技感十足的成果展示活动,向各界展现了这所百年老校的传承与创新。

image.png

上午8时30分,硕大的“变形金刚”人动模式就直接在校门口恭候客人——身高约两米的“擎天柱”汽车人,“空降”到迎宾点,与各地赶来参加校庆的校友们互动握手、合影摆pose;庄严的升旗仪式后,建校120周年校庆活动徐徐拉开帷幕。

image.png

今年中国-东盟博览会上爆火的智能眼镜,是莫金丽校长把AI融入工作学习中的真实写照:当天,她特意佩戴同款眼镜发表主旨致辞,几十页的PPT再也不需要演讲稿配套。莫校长深情回顾学校百廿风雨历程,详细阐述“新生活教育”的核心办学理念,分享五育并举的丰硕成果,并发布三年发展规划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锚定清晰航向,既彰显了教育工作者的坚守与担当,也让现场嘉宾感受到学校与时俱进的发展决心。

image.png

校友代表韦编贤不顾年事已高,登台对学校百廿华诞致以诚挚祝贺。他高度肯定学校长期以来深耕教育、培育桃李的丰硕成果,盛赞其“新生活教育”理念的实践价值,并寄语学校在新征程上续写辉煌、再谱华章。

image.png

开场重头戏,是由学校小学生组成的六组“百廿呈祥 群狮贺瑞”醒狮表演,堪称气势恢宏,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滋养,见证校园深厚的文化根基,让当天莅临的嘉宾和校友直呼过瘾;紧接着,LED大屏幕播放建校成果展宣传片,通过一帧帧珍贵影像,全景呈现学校从初创到如今的变迁轨迹与光辉成就,引发全场共鸣。

image.png

活动进入“桃李争辉·硕果展陈”篇章里的文艺表演环节,舞蹈、朗诵、篮球、京剧、中国鼓等多元节目轮番登场,深刻诠释了“在生活中学习,在实践中成长”的教育内核。特别是情景剧表演《龙州起义》,更是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少年成长叙事,让红色基因与文化自信根植心间,让观众直观感受新时代少年兼具朝气担当与家国情怀的鲜活风采。

image.png

科技撞古风,焕发新生机。之后“醒狮+智能机器人”的迎宾组合便惊艳全场。传统醒狮灵动腾跃,智能机器人呆萌互动,一古一今的奇妙碰撞,象征着学校扎根历史、拥抱科技的发展理念;更有机器人与无人机编队精准联动,科技与艺术交融,生动诠释了“五育并举”的育人成果,成为校园中最亮眼的风景线。当天,校园里校庆展区还同步开放,与会校友和家长代表通过校史长廊、科技互动等项目,感受学校从百年积淀到科技赋能的教育实践。

image.png

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该校校友钟文成,1974年入学的他现已退休,回想当年从家到学校,途径的泥泞田埂小路,变成如今康庄的水泥大道,钟文成不禁感慨万千。他回忆说,那个年代作为校队篮球选手,每次比赛能品尝到一碗白糖米粥,是一件莫大幸福的事。钟文成感恩母校的栽培化成自己进步的基石,他对恩师的教诲至今铭记于心。

image.png

另一位良小校友韦年兴,2001年毕业,历经磨练出到社会自主创业,在良庆区周边从事餐饮业运营,现成为了城区烹饪界翘楚。韦年兴十分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,他表示,从昔日吃不太饱的环境,到现在的衣食不愁,这是国家和社会的进步,更是得益于老师们的对自己教育的辛勤付出,他祝愿母校生日快乐,明天再创佳绩。

image.png

从事艺术教育的黄涵,是典型的学校子弟,从小就和父母在校园里生活,她2004年入学,2010年毕业,现就任于南宁市一所中学高中部担任音乐教师。当年的莘莘学子,早已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;对此,黄涵感触很深,她表示,除了学校门前的大榕树不变之外,母校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,特别是校园科技盛况表演印象深刻,无论身在何方,自己的心始终与母校相连。

image.png

现任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中心学校校长莫金丽,则从两个方面回答关于学校“历史传承”与“创新规划”的问题。她强调:120周年校庆是良小发展的重要节点。未来,将以“科技赋能教育”为核心,一方面通过VR校史馆、数字文物库等载体活化校史,让“艰苦奋斗、躬耕教育”的精神融入课堂;另一方面深化AI教学及课程建设,打造“智慧校园”新生态,培养兼具人文底蕴与科技素养的新时代学子。莫金丽指出,从建校初期的油灯课堂到如今的智慧教室,变的是教学条件,不变的是师生“追求卓越”的信念。这种精神有望让一代代园丁扎根教育、勇毅前行,也激励着校友们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,反哺母校与社会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 

据介绍,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中心学校是辖区教育局直属的全日制公办小学,该校的前身可追溯至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开始创办,这是在清末“废科举,兴学堂”的背景下,南宁地区最早创办的新式学堂之一。校名从“高斌高等小学校”肇基至今,历经“良庆乡中心国民基础学校”“邕宁县那马区中心小学”“良庆乡第一中学”演变,进入新世纪后的2005年,正式定下现名。

image.png

2019年8月,因城市规划需要,学校整体搬迁至弘良路2号,新校区占地30多亩,办学规模达30个教学班,功能仪器与专用教室齐全。这是南宁市一所历史悠久、极具代表性的小学,堪称邕城近代教育发展的“活化石”。百廿风雨,初心不改。这场充满科技韵味的校庆,描绘出一幅新时代“和睦和谐、求真求新”的新气象画面。

image.png

校门外,那棵挂着“广西古树名木牌”的百年大榕树,虬枝盘错间洒下斑驳光影。它见证了良小一百二十载的书声琅琅,根系深扎如文脉绵延,新绿层叠似桃李满园。这棵生生不息的守望者,恰如这座百年学府“树人”最生动的注脚——传统滋养创新沃土,历史照亮未来征途。愿这份扎根传统的坚守与面向未来的勇气,永远在这片育人沃土上枝繁叶茂,续写下一个百年的璀璨蓝图。

上一篇:金宫助力第三届仙海有机鱼烹饪大赛美味开赛
下一篇:涪陵磐石玉寨刨猪汤鲜香启幕 乡土风味点亮冬日欢聚

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!

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!